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
 
> 新闻中心
台湾词人方文山:做文字尊严坚守者 中华文化守护者
点击:3168 日期:2012-5-5 9:41:34
 

    新华网台北5月2日电(记者任沁沁 张承志 邵燕辉)茶汤、豆腐、霸王别姬、武当、禅定、北大荒、龟苓膏……当这些带有古典文化底蕴的语汇出现在流行音乐中,便有了另一番韵味。

    这些“中国风”歌词的创作者,是来自台湾的“另类才子”方文山。日前,他在台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,畅谈歌词创作与人生感受。出生于1969年的他,在10余年歌词创作生涯中,坚持做“文字尊严坚守者,中华文化守护者”。

    词作:在纷扰歌坛里坚守文字尊严

    人们评价方文山的歌词创作“纵观历史,横览文学,含有丰富的寓意与文学典故”,“成为传递知识的新媒介,让歌词不再只是风花雪月的窠臼”。

    面对这些赞誉,方文山浅浅地笑道,“过誉了”,他坦言,“喜欢创作古典、中国风的歌词,源于内心的喜欢而已,很单纯的出发点”。

    方文山努力尝试在题材和表现手法、关怀层面和范围上,“不那么狭隘地偏向情爱和这个世代,而是把情歌的内容、时空拉到古代,有小桥流水的画面感”。

    他天马行空,不被束缚。在听周杰伦谱的曲子时,就在丰富的旋律中构造画面,并赋予音乐世界一个丰满的故事。由此与周杰伦结成“黄金搭档”。

    强烈的画面感、浓郁的东方风格,成为方文山歌词的一大特点。他在《茶汤》里写“我说再喝一碗我熬的茶汤……想问你到底是否有种药方,让热汤永远不会凉……就怕你的手会冻僵”,如同过电影般,充满想象空间。

    “我喜欢营造一种文化氛围,传递一种画面感很粘稠的东方文化。”方文山说,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判断。他喜欢看人文历史、美学概念的书籍,喜欢柳永、李清照、李煜等,“他们的作品注重的不仅是文字的质感,还有画面感”。

    他吸取传统歌词中的养料,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风格,将只可意会的文字诠释得十分透彻,成为可以脱谱低吟欣赏、辨识度极高的另类诗文,命名为“素颜韵脚诗”。

    方文山认为,这是自己风格的真实写照,不论诗还是词,创作语法和思维角度都自成一派。他称之为“方道·文山流”。

    中国风:流行力量引领“国学”复兴

    当《东风破》《青花瓷》《爱在西元前》这些亦诗亦词的歌词,被无数年轻人在周杰伦的歌曲中熟识,并通过哼唱被记忆时,不经意间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国学兴趣。

    方文山通过个人的理解把流行音乐带入古典与历史、怀旧和真挚的情绪中。人们评价,“比起那些无病呻吟、可有可无的歌词来说,这些带有文化底蕴的韵脚诗无疑是更具有价值的”。

    他也将创作歌词的经验进行归类总结,以《中国风》一书“传道授业”。“发如雪”的灵感来源于《将进酒》中的“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”,“伊人憔悴”可上溯至《诗经》中的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,“邀明月让回忆皎洁”,借用李白的《月下独酌》。

    如今,曾一度出现断代的“国学”,正越来越多被重视。方文山说,应该感谢流行的力量,让国学经典与现代社会找到一种契合点,并与年轻人产生思维的碰撞和结合。

    他谦虚地说,自己只是“比较有耐心”。用通俗文化的力量去包装传统文化,让人们可以在歌词中知道“江南”“塞北”在哪里,“红豆”“杨柳”有什么特别含义,“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,完成一种传统文化的推广责任,何乐不为?”

    他坦言,所有创作的灵感、源泉、动力,都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
    寻根:一个“民族主义者”的情怀

    去年,方文山特地到大陆老家江西于都县仙下乡寻根谒祖。他对记者说:“故土情怀很重要,要知道你从哪里来,找到自己的根源,这是一种历史的连接。”

    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“民族主义者”。“我长期关注与民族、传统、文化相关的议题,这种意识长久扎根,就成为‘中国风’的根源。”

    他说,对于传统的重视和宣扬,大陆也正在努力推动,对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庆祝和行销,台湾只是民间保留得多。

    这几年,方文山到大陆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越发频繁,他甚至在北京设立了“方道·文山流”工作室,也经常在应邀参加大陆各类文化活动,阐述自己的“中华文化”观。“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,让两岸文化界人士有了更多合作空间、更好发展机遇,应该感谢这个时代。”

    在文化创意产业流行、竞争激烈的当下,方文山建议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不要急躁,先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强项,“只有经过一个寂寞的自我沉淀的过程,才能蜕变”。

 
  友情链接: 中国风演唱会微博 | 方文山官方微博 | 方道文山流官方微博 | 汉服文化周官网 |
 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 Reserved 方道文山流 京ICP备11012512号-1
 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23号 电话:18611443375 传真:010-52902570